为全面建立面向中药产业前沿的新课程体系,培养引领中药产业未来发展的拔尖人才,切实推进学校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,6月1日,学校组织召开了产业学院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讨论会。校长朱卫丰出席讨论会并讲话,学校首席教授刘红宁做现场指导。现代中药制药产业学院、创新创业学院、教务处、高等教育研究院、药学院、经济与管理学院、计算机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及教材编写组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。

6月1日产业学院召开课程建设及教材编写讨论会
会议围绕如何建设智能化、工程化、信息化的现代中药制药新课程体系以及校本学材《智慧中药》的编写进行了讨论,分享了“未来人才需求及教育变革”为主题的报告
朱卫丰强调,必须建立面向产业前沿和岗位胜任力的课程新体系和专业新标准。要以项目为依托,政校企共建智能化、工程化、信息化现代中药制药课程交叉融合新体系。要结合案例和项目,实现传统教学课程与产业实践课程的交叉融合。要积极调整传统中药学类专业结构,构建现代中药制药新专业集群,精准对接中药制药产业体系,培养面向中药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并能生活在智慧时代的人才。
刘红宁表示,中药产业拔尖人才的培养,关键在于能否引领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。只有当产业发展方向与教育方向相一致时,才能真正实现同频共振。
据悉,《智慧中药》是产业学院正在组织编写的一部科普型学材,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关心现代科技发展并能紧跟未来节奏的“智慧”人才。(图:付淳 文:吴文婷 )